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香港宝典宝典免费资料大全
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升级“最后一公里”!配电网提质“攻略”发布

“到2025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这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的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目标。

  配电网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意见》出台旨在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系统推进配电网与源荷储科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乡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以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城乡区域,连接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党的二十大要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在此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配电网更加坚强可靠,必须持续加强配电网建设,不断增强供电的可靠性和充裕性,增进民生福祉。同时,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要求配电网更加智慧灵活,在功能上,配电网也需要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

  此外,如今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均有接入配电网的需要,为了促进各类新主体更好发挥作用,配电网亟须提升承载能力,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发展和电力系统新业态健康发展。

  多种因素推动下,《意见》对配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晰的发展目标,即围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总目标,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在增强保供能力的基础上,推动配电网在形态上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

  具体来看,《意见》明确,到2025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有源配电网与大电网兼容并蓄,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开放共享系统逐步形成,支撑多元创新发展;智慧调控运行体系加快升级,在具备条件地区推广车网协调互动和构网型新能源、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

  到2030年,根据《意见》内容,将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较好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及各类新业态发展需求,为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以高水平电气化推动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

聚焦补齐电网短板等多项重点工作

  在明晰目标的同时,《意见》还就配电网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如《意见》提出,要补齐电网短板,夯实保供基础。

  据了解,目前部分配电网设施运行年限长、能耗高、标准不统一,存在设备过载、供电能力不足等情况,影响用户供电质量。近年来频发的雨雪冰冻、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也影响着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在此背景下,《意见》明确,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配电设施升级改造,科学补强薄弱环节,并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同时,要合理提高核心区域和重要用户的相关线路、变电站建设标准,差异化提高局部规划设计和灾害防控标准,提升电网综合防灾能力。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带动着充电需求的快速增长,但部分商业区、居民区就等配变容量不足,难以支撑大规模充电设施的接入。为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用电需求,《意见》明确,将开展不同场景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密度分析,建立配电网可接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容量的信息发布机制,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加强双向互动和条件匹配分析,科学衔接充电设施点位布局和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助力构建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此外,《意见》还提出了“统筹指定电网规划”“优化项目投资管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旨在强化全程管理,保障发展质量,同时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为了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意见》明确,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并持续开展监管评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也将适时组织评估总结,对在城中村配电网改造、农村电网巩固提升以及分布式新能源接网运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接网互动、源网荷储协同运行控制等重点任务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予以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