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香港宝典宝典免费资料大全
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大江之上 点亮三峡

 他是专家,又是学生;他为国之重器倾注满腔热血,又以沉着冷静对待疑难问题。

  他俯下身,甘当国之重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垫脚石”。

  他抬起头,勇攀国之重器科研创新的险山高峰。

  他的名字,出现在了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名单里——他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电力三峡电厂运行部四值值班主任,杨鹏。

  是什么样的人生轨迹,成就了这名国家级荣誉的获得者?

  采访伊始,仅靠粗浅的人物材料,我们一度无法深入了解一名先进的成长规律与内在气质。

  随着采访的深入,在抗疫保电第一线,在科研创新的荆棘里,在海外电站的运行规程中,在代表着民族和国家实力的三峡大坝上,我们找到了那些可以对他的人生轨迹做出合理解释的答案。

  抗疫保电“卫士”

  庚子年初春,大疫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笼罩在人们心头。

  三峡电站,是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我国“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骨干电源点。“关键时刻,必须驻厂保电,确保三峡电站安全稳定输出电力,照亮千家万户的抗疫路!”在党组织发出“抗疫保电”号召的第一时间,杨鹏将忠诚护国的赤子之心写进“请战书”,递交了上去。

  当春节与疫情叠加,运行人员与同期相比减少了三分之一,已低于电站在极端情况下所需的最少人数。这意味着,调峰保电任务将是平日的数倍。

  人手锐减之际,杨鹏肩负着比往日更重的带班责任。他给每一根神经都安上“发条”,确保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2月里的一个普通运行日,一丝极其轻微的金属摩擦声,从刚完成调峰的机组里传出。一圈,又一圈……机组已平稳进入运行状态,但声音却依然存在。

  “不对劲,必须检查一下!”在与三峡电站相伴的10多年里,杨鹏不仅早已练出“听音辨隐患”的“绝技”,同时还具备在电光火石之间,果断作出正确决定的专业素质。

  把该巡检的设备都查了个遍后,杨鹏发现了声音源头,一颗刚出现松动迹象的小螺栓。“松动极小,对机组运行暂时不会产生影响。”三峡电厂运行部副主任杜雄春说,“但三峡无小事,不能放过任何隐患。在这点上,杨鹏做到了。”

  小螺栓微小异样的发现并非偶然。

  疫情防控期间,杨鹏牵头将24小时监屏升级为“监视+诊断”,设备运行的监视力度、诊断频次、风险预控能力都得到提升,即便是刚松动的小螺栓,也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和拧紧。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杨鹏的带动下,一支抗疫党员先锋队在四值成立,他们联合群众,张开了抗疫保电的“铁翼”。

  以杨鹏为代表,140多名三峡电站精益运行管理团队成员坚守抗疫保电一线,保证三峡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为湖北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充足的能源保障,诠释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创新“永动机”

  一座安全稳定运行的电站,并不是疫情防控期间,杨鹏向党和国家交出的唯一一份优秀“答卷”。

  积累了十余年的巡检资料、数万条手动统计的隐患和缺陷排查数据、数千条梳理出来的重点参考数据……杨鹏在封闭值守的两个月内,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开展创新,制作了一份极具指导意义的巡检优化方案。

  这是一份能够更加成熟地掌握设备运行规律的智慧方案。

  “有了这份方案,巡检人员能够更好地判断设备是否需要重点监控,是否需要加密或者减少巡检,以最少的人和最高的效率来完成工作。”三峡电厂运行部主任李利华说。

  这也是一份必须下“绣花功夫”的方案。

  相同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一定相同,即便是同一处漏油点漏油,杨鹏都得考虑到密封损坏、设备长期震动、机械强度降低等多种可能性,更别提其他更加复杂的缺陷和隐患。对于杨鹏不怕麻烦的精神,同事们十分敬佩。

  “重器标准”输出专家

  马来西亚沐若河旁,一场不太愉快的压力管道检测讨论会正在召开。

  “听我们的,必须一次性检测完,提高效率!”否定的话语,不断向杨鹏等几人砸来。

  2015年,杨鹏获得了加入沐若水电站现场咨询团队,将三峡标准——大型水电站运营管理标准推向国际水电市场,提升三峡集团乃至中国水电行业国际影响力的机会。

  毫无疑问,当沐若水电站相关负责人为了提高效率,打算暂停所有压力设备,一次性完成压力管道检测时,杨鹏第一时间投了“反对票”。

  “相当于整个压力控制都失效了,很可能出现严重安全事故!”牺牲安全换取效率,这种运行理念不被杨鹏和团队接受。

  一次沟通不行,那就两次、三次……架不住杨鹏等人天天“唠叨”,沐若水电站相关负责人还是采纳了长江电力咨询团队的建议,并逐渐认可了他们带来的安全生产理念。

  就在那一年,靠着这样的“唠叨”,沐若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实现了“零事故”。与此同时,一本厚厚的电站运行规程,也在顺利的推进过程中画下了句号。

  传承民族精神的“三峡之子”

  一颗赤子心,抵过千般好。热爱民族与国家,热爱三峡工程的杨鹏,亦如此。

  2018年汛期伊始,三峡电站迎来一波洪水。但在大流量条件下,部分机组的发电效率却一直上不来。电力是否满发并不打紧,可要是影响了机组运行,那可不是小事儿。

  机械、电气、水工轮番上阵;调速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挨个检查……但问题的根源还是没能找出。

  众人皆急,而此时的杨鹏则更加焦虑——问题还没找到,他却要去北京出差。

  火车渐行渐远,窗外层层叠叠的绿树急速退去。突然间,一个极不容易想到的情形闯入杨鹏的意识:是不是上游漂浮物被洪水冲了下来,堵住了进水口拦污栅,损失了水头?

  来不及思考,他赶紧电话通知值班同事:“去进水口看看!”等待的过程很忐忑,但结果却很欣慰。同事很快回复:你是对的,漂浮物堵住了拦污栅,压差过高,水头受损。

  有人不明白:杨鹏的责任心,怎么就这么强?

  2005年,当即将入职的北方小伙杨鹏第一次看见浩荡长江,第一次站在宛若巨龙的三峡大坝上时,他的心就已经被“俘获”。“太震撼太伟大了!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在这座伟大工程里干一番事业!”

  为了将机组“吃透”,为接机发电和电站运行打下坚实基础,杨鹏每天拿着图纸下现场,与机组“死磕”到底,直到完全将图纸内容与设备构造融为一体。原本是电气专业出身的他,后来也成了半个机械专家。

  杨鹏在困难中锤炼党性,在危难中奉献赤子之心,成为大国重器运行管理专家。这是三峡青年的模样,是大国重器守护者的模样,更是共产党员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