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香港宝典宝典免费资料大全
本地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地新闻 >

榆见2023 | 榆林:向绿而行“碳”新路

2023年,榆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能化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煤化工产业向“精”“深”迈进,积极探索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图片

“链”上发力

能化产业提档升级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时下虽正值隆冬时节,但位于榆神工业区的陕煤集团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年产50万吨DMC(碳酸二甲酯)项目建设热度依旧不减。广大施工人员克服严寒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抢工期、保质量、赶进度,开足马力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陕煤集团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年产50万吨DMC(碳酸二甲酯)项目总投资达47.65亿元,采取甲醇氧化羰基化制DMC技术工艺,相较于传统的酯交换法具有原料来源可控、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可摆脱产品对原油的依赖,且催化剂寿命长、对设备的腐蚀小,项目技术可行且先进。

“截至目前,DMC项目一期工程详细设计已基本完成,土建施工完成90%以上,钢结构主体安装完成,蒸发结晶基础土方开挖完成,设备主要材料订货完成。整个项目预计今年三季度可实现机械竣工,四季度可打通全流程并产出合格产品。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产值33.6亿元、税收5.75亿元,对企业后续发展DEC(碳酸二乙酯)和EMC(碳酸乙烯酯)等电解液项目、打造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集群,助推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副经理张振广说。

据了解,2023年,榆林深入开展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行动,重点实施了神信BDO深加工、陕煤DMC、延长醋酸乙烯、国能聚乙醇酸等增值补链项目,促进能化产品向下游工程塑料、聚酯、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高性能纤维等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深度降碳示范方面,榆林重点推进“煤化工+氢”耦合示范,加快灰氢、绿氢、天然气与煤化工耦合,实施存量、增量煤化工低碳化再造工程,全力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地质封存条件好、排放源聚集、捕集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依托延长、国能、陕煤等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扎实推进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及资源化利用(CCUS),力争2025年实现全市CCUS规模达到545万吨的目标。

“风光”无限

绿色发展动能澎湃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新能源产业是关键。

2023年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榆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榆林,也正以追“新”逐“绿”的铿锵步履,积极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低碳产业,志在探索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新路径。

去年以来,榆林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力打造以风电、储能装备制造为核心的高端绿色能源装备产业,深入开展氢能全产业链示范,以氢能重卡和煤化工补氢为突破口,加快布局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依托神木、榆神、榆横、靖边、府谷等5个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通过接入区内分布式电源以及周边区域的集中式新能源和储能设施,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全市绿色产业链发展图景正在徐徐铺展。

据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榆林市新能源并网装机总规模达到1714.85万千瓦,占陕西省新能源装机总容量的55%,2023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达236.22亿千瓦时。

与此同时,榆林还围绕科技赋能转型发展,全面推开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榆林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工作站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煤炭高效转换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氢能等产业发展;推行科研攻关“揭榜挂帅”制度,设立政府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进培养“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全市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